蛇類概述
白吻蟒(拉丁學名:Leiopython albertisii)主要分布于新幾內亞境內低于海拔1200米的地區,包括附近一些島嶼與及托雷斯海峽一帶的小島,多棲息于雨林、矮木林地與及沼澤地區,而且通常都貼近水源,以便當受到威脅時可以迅速逃逸到水中。
成年的白吻蟒身體平均約有213厘米長,除了唇部鱗片的淺白紋理及顏色外,它們的身體沒有其它班紋。白吻蟒的頭部明顯比頸部粗闊,尖端位置(即嘴鼻位置)呈三角形,鼻孔以上頭額帶的鱗片多數是偏黑色的暗色系,唇部及以下位置的鱗片則主要是由白色及少量黑色的交錯而形成紋理。身體的顏色在成長的過程中亦有所轉變,大多是由棕紫色褪成暗黃色,或者由深藍色褪成灰色。身體鱗片質地光滑,在日光的直接照射下會反射出斑斕的彩色?趦乳L有近150顆牙齒,是蟒科中擁有最多牙齒的蟒蛇。
白吻蟒會進食廣泛體型中小的鳥類及哺乳類動物,幼蛇亦會進食蜥蜴。另外,白吻蟒是卵生動物,雌蛇每次生產平誕下約12枚蛇卵。母蛇在產卵后會把蛇卵集中緊湊起來,以身體包圍著它們作保護及孵育。經兩個月后幼蛇便會孵化,平均體長約為38厘米。